栏目分类
你的位置:电子竞技竞彩投注怎么投 > 新闻动态 >
武松手刃了潘金莲和西门庆,并亲眼目睹王婆被活剐了后,算是为大哥武大郎报了仇。
毕竟武松是县令亲点的都头,现在西门庆已死,也就没有必要继续为难对方。念及旧情,将武松的罪行定为了激情杀人和防卫过当,打了几棍子后,刺配孟州:
“脊杖四十,刺配二千里外。”
就这样,武松跟随两个公差,赶了二十多天的路,在六月份的时候来到了著名的十字坡。在这里,他们险些遇害,被做成人肉包子。而这家黑店的老板,正是后来跟武松关系最好的张青、孙二娘夫妇。
那么,问题也就来了,孙二娘在十字坡经营黑店,远近闻名,为什么没有人去管呢?
杨角风谈水浒系列文章第110期:读完原著直冒汗,难怪孙二娘的黑店能长期存在,你看背后是谁撑腰?
图片
一、
一般情况下,既然要开黑店,还能长时间开下去,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能太招摇。
是啊,既然要干杀人越货的勾当,那肯定是开在偏僻之处,荒凉之所,专门捡落单又不长眼的人进来,能坑一个算一个。
可张青和孙二娘夫妇却不这么干,他们把黑店就堂而皇之的开在官道旁边,人来人往的,相当热闹。按照书中的说法,两个官差押着武松一路往孟州走,走了二十多天,快到中午的时候,到了十字坡附近:
“约莫也行了二十余日,来到一条大路,三个人已到岭上,却是巳牌时分。”
武松等人站在岭上往下看,就看到山坡下面,小溪的旁边有十几间草房,然后在一棵柳树上挂着个酒店招牌。
他们一大早就赶路,走到这边时刚好又饥又渴,又快到饭点了,自然想在这里停留吃饭。于是,他们就拦住一个樵夫,问此地离孟州还有多远,这个地方又是哪里?
樵夫就说了,这里啊,距离孟州相当近,也就一里地远,而下面的这个坡便是有名的十字坡:
“这岭是孟州道,岭前面大树林边,便是有名的十字坡。”
在古代修条路不容易,所以一般情况下,两个市镇之间,就一条官道。武松一行人从五更时分吃饭出发,也就是早上四五点的时候就出发了,走到十一点时才到了十字坡。本身十字坡也有四通八达的意思,这恰恰证明孙二娘的黑店地理位置相当好。
图片
二、
既然孙二娘的黑店就开在管道边上,人来人往的,又距离孟州只有一里之远,这么长时间难道就没人知道?
当然有人知道啊,比如刚刚武松一行人遇到的那个樵夫,他为什么要强调这个十字坡十分有名呢,到底哪里有名?
就是因为,这个地方很早很早以前,就是杀人越货之地。
最早的时候,张青在光明寺种菜,后来因为某些小事,一言不合就杀光了和尚,随后便来到十字坡,专门干起了打劫杀人之事:
“后来也没对头,官司也不来问,小人只此大树坡下剪径。”
后来就遇到了孙二娘的父亲,看这小伙子有魄力,能干大事,于是把他带到了城里,教了他点本事,还把宝贝女儿嫁给了他。可惜,张青在城里根本住不下去,没多久就带着老婆回到十字坡。盖了几间草房子,开了家酒馆,专门做人肉包子生意。
所以,樵夫嘴里说这个十字坡非常有名,可不是因为这里风景好,有水有岭有大树。而是因为这个地方经常会干杀人越货之事,以前是有人在这里打劫,现如今是这里有人开黑店。
其实不止当地的樵夫知道这家店是黑店,连从没有到过这里的武松,也提到了这家店有问题:
“酒家,这馒头是人肉的?是狗肉的?”
孙二娘当然否认啦!
于是武松又补上一句:
“我从来走江湖上,多听得人说道:'大树十字坡,客人谁敢那里过?肥的切做馒头馅,瘦的却把去填河。’”
图片
三、
有人说,这是武松故意诓孙二娘的,不然的话,他明知这里是黑店,为什么还敢进去?
其实主要还是因为孙二娘的店,遵循三条原则:
“三等人不可坏他:第一是云游僧道……第二等是江湖上行院J女之人……第三等是各处犯罪流配的人……”
为什么不杀僧人?
因为一般情况下,云游的僧人,都类似苦行僧这种,吃饭靠化缘,穷的叮当响。再加上常年吃素,身上也没多少油水,就算放倒了他,也弄不出几斤肉来。
但是,若是遇到有钱的僧人,比如那个倒霉的头陀,不就被杀了,顺带抢了度牒和盘缠。还有胖和尚鲁智深,因为膘肥体胖,能剔出肉来,一样被孙二娘放倒了。
不杀戏子也是有原因的,一般这种江湖杂耍,卖唱卖艺的,都不是单独行动。一个戏班子,往往很多人,其中的武生什么的,还会两下子。真冲他们下手,得手的概率不大,搞不好还把自己栽进去了。若是逃了,回头编个剧本,一下子流传开了,店也开不下去了。
至于不杀流配的罪犯,那更好解释了,这种都是官差押着走的。什么时候出发,大概什么时候到,官府都有登记。而且一路走过来,每到一个驿站,都会留有记录。真要冲流配的罪犯下手,也得顺带将两个押送的差役干掉,到时候官府没等到押送的人。只需要一路查下去,这个驿站有登记,下个驿站就没了,很容易将两个驿站之间的十字坡黑店给揪出来。
图片
四、
再说了,张青本身就是杀人不眨眼的强盗,继承了孙老头的黑道儿势力和人脉,那必然不能冲道儿上的人下手啊,这要传出去,以后还混不混了?
所以,他们下手的主要目标,还是过往的商人:
“实是只等客商过往,有那入眼的,便把些蒙汗药与他吃了便死。”
过去,这种商人是最容易失踪的,出一趟生意,往往好几年才回来一次。真冲这些人下手了,没人知道,也没人追究,他们家人干着急也无可奈何。
比如王婆的儿子,就是跟着一个人出去做生意,一去不归,不排除遇到了孙二娘这种黑店的可能性,根本就没法追究:
“跟一个客人淮上去,至今不归,又不知死活。”
这样一来,十字坡孙二娘家的店是黑店这件事,就很少能传的出去。不然的话,江湖上都传开了,他家的店是黑店,哪里还有人会去住,时间久了,都不用官府来查,自己就关门了。
所以,当武松提出疑问时,孙二娘当场就反驳了:
“客官那得这话!这是你自捏出来的。”
不过,话又说回来,武松真的是平白无故捏造出来的吗?
不见得!
当初他替阳谷县县令押送财物,有没有经过这个地方,暂且不清楚,但世界上没有不漏风的墙,江湖上多多少少还是会流传有关孙二娘包子的传说的。
不说别人,单说从孙二娘家死里逃生的鲁智深,他的嘴就把不牢。
图片
五、
在武松经过十字坡之前,鲁智深就已经走过了,孙二娘一看,这个和尚胖,有肉,立马给下了蒙汗药给麻翻了。
好在张青及时赶到,拦住了媳妇,这才救了鲁智深的命!
后来鲁智深遇到了杨志,他就当着曹正的面讲了自己的经历,还特意提到了孙二娘家的店:
“来到孟州十字坡过,险些儿被个酒店里妇人害了性命,把洒家着蒙汗药麻翻了。”
鲁智深讲述这段经历的时候,杨志刚刚丢了生辰纲,晁盖他们还没上梁山,宋江还当着他的小押司呢。此时乃政和五年,六月初五,鲁智深碰到了丢了生辰纲的杨志。
而武松发配孟州,已经是一年后的政和六年,同样是六月份。
所以,就算在鲁智深之前,江湖上没有流传十字坡黑店的秘密,那么等到鲁智深讲给杨志和曹正听后,这在江湖上已经成了不是秘密的秘密了。
而武松在听完张青讲到鲁智深跟杨志在二龙山落草后,他就说了:
“这两个,我也在江湖上多闻他名。”
显然,武松在来十字坡之前,早已耳闻鲁智深跟杨志的事迹,那么,极有可能也听说了鲁智深在十字坡被孙二娘用蒙汗药蒙晕的事。其实也很好理解,鲁智深跟杨志夺了二龙山,收拢了一群小喽啰。那么,在制定二龙山人员走动指南时,是不是要特意提醒一下,到了十字坡,一定要小心?
这样一来,自然在江湖上,至少一部分人知道这事了。
图片
六、
当然,身在江湖,又都是一群杀人越货的“好汉”,就算知道了这里有家黑店,也没有去官府举报的可能性,毕竟都会混黑道儿的,指不定哪天谁求到谁。
因为武松知道这是一家黑店,也知道他们不会冲罪犯下手,所以才有如下非常诡异的行为:
“去灶上取一笼馒头来放在桌子上,两个公人拿起来便吃。武松取一个拍开看了,叫道……”
按理说,他们几个又累又饿的,这时候上了一笼包子,肯定是拿起来就咬。即便发现不对劲,也是咬开包子后,尝到味道不对,才会特意去关注它的馅。可武松显然是知道这包子有问题,才会拿到一个包子后,直接用手给拍开了。
那么,下一个问题就来了,连武松都知道十字坡孙二娘家的店是黑店了,难道当地的官府和百姓都不知道?
难道张青、孙二娘夫妇黑白通吃,在朝廷有人,有靠山,没人敢来抓他们?
还真不是!
官府知道不知道,因为书中没有细讲,大概是不知道的,就算知道了,官老爷们也没有意愿去查。毕竟那时候的官员考核,可不是考核你破了多少案子,就给你高分。而是,你管辖的区块,没有出那么多案子,才算最佳。
正所谓民不告官不究,十字坡的苦主们都成了饺子馅了,没人告状,官府自然也就不会大动干戈,自己给自己找不自在。
可是,刚才也提到了,路过的樵夫都知道孙二娘家的店是黑店,他们为什么不去告状?
图片
七、
这就要回到我们的题目了,说出来你可能不信,孙二娘的黑店其实就是靠周边的百姓给撑腰,才能一直存活下来。
一方面,孙家两辈儿都是干这种勾当,早就在当地传开了。普通老百姓,谁敢去招惹他们,若是去官府告状,他们有证据吗?
万一没有告下来,或者告状途中被孙二娘知道了,那后果可能承受?
别忘了孙老汉原本就是住城里的,他们家在城里还有秘密窝点,既然要在孟州城做生意,那上下必然也会打点一番,至少有问题会有人帮忙报信。不要觉得不可能,《水浒传》中杀人的好汉多了去了,跟官府勾结的也不在少数。不然的话,宋江怎么跑的,晁盖又是怎么躲过官府追捕,上的梁山?
另一方面,孙二娘家的店主要做的是外地人生意,本地人基本没有去她家吃饭的。是啊,有钱人,肯定去孟州城找饭店吃饭,比如快活林大酒店,谁会跑到城外面的荒郊野岭吃饭?
周边村里的人,就算想下馆子,也是就近下,比如孔亮请客,或者阮氏兄弟请吴用吃饭,都是去村头的饭馆,也不会去荒郊野外的店!
去的人少,自然发现十字坡这家店是黑店的可能性就小,就算真去了,孙二娘一听口音就明白,一不会害他们,二也不会让他们发现端倪。
更重要的是,周边的百姓,其实也是孙二娘黑店的受益者和拥护者。
图片
八、
孙二娘把路过的商人麻翻,然后做成人肉包子,再卖出去。
她的主要客户是谁?
武松?
显然不是,毕竟路过的商人能有多少,本来他们就是原材料,何必赔本让他们再祸害原材料呢?
再说了,路过的能有多少人,能吃多少包子?
武松假装被迷晕后,孙二娘见他肥硕的身子后,兴奋的说了一句:
“今日得这三头行货,倒有好两日馒头卖。”
三个人的肉,才够卖两天的包子,显然以路过的客人数量来看,远远撑不起这么大的销量。
实际上,人肉包子几乎全都卖给周边村庄的百姓了,这一点张青也说了:
“将大块好肉,切做黄牛肉卖,零碎小肉,做馅子包馒头。小人每日也挑些去村里卖,如此度日。”
角风不才,也是一个穷苦乡村出身,别说过去了,就算是十年前,我们村子里能天天吃上肉包子的都没有几家。更不用说,还是牛肉馅的包子,这价格不是一般人能承受得起的。
而孙二娘的包子,除了搭上点面粉,几乎是零成本。她都不用按正规牛肉包子价格卖,就算按武大郎的炊饼价格卖,都稳赚不赔。
当地百姓,能用远低于市场价的价格买到牛肉包子,用脚指头想想也会明白,这包子的馅是有问题的。但那个年头,能用买馒头的价格,买到肉包子吃,换谁也要偷着乐啊。
图片
九、
事实上,在水浒世界,吃人肉并不是什么稀奇事,梁山的其他好汉们也没少吃!
最明显的就是李逵,吃过黄文炳:
“割一块,灸一块,无片时,割了黄文炳,李逵方才把刀割开胸膛,取出心肝,把来与众头领做醒酒汤。”
还吃过李鬼:
“拔出腰刀,便去李鬼腿上割下两块肉来,把些水洗净了,灶里抓些炭火来便烧,一面烧,一面吃。”
邓飞也吃过人肉:
“多餐人肉双睛赤,火眼狻猊是邓飞。”
包括宋江被王矮虎他们捉住,也是打算用冷水浇一下他胸口,直接吃的:
“原来但凡人心,都是热血裹着,把这冷水泼散了热血,取出心肝来时,便脆了好吃。”
其他的还有很多,就不一一列举了,只说《水浒传》中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,那就是梁山好汉们,上山之前,经常是动不动就下馆子吃牛肉。而众好汉们,一旦需要正儿八经宴请大家喝酒吃饭时,反而很少上牛肉了。
要么是猪羊,要么是鸡鸭,要么是鱼蟹。
比如宋江和戴宗在正儿八经的饭店,浔阳江边请客时,就没牛肉:
“小人这里只卖羊肉,却没牛肉,要肥羊尽有。”
所以,极有可能众位好汉们在偏僻小店里吃到的牛肉,有一定程度是人肉哦。
图片
回到题目,随着十字坡的名声传了出去,进店吃饭的客人越来越少。又加上周边百姓对人肉包子的需求,有增无减,导致孙二娘的肉包子供不应求。
没办法,只能去外地开了几家分店,即便如此,食材还是不够,以至于都到了派人满山抓人当包子馅的程度。这还是武松血溅鸳鸯楼后,遇到张青后,对方亲口说的:
“因此上分付这几个男女,但凡拿得行货,只要活的。那厮们慢仗些的趁活捉了,敌他不过的,必致杀害。”
如果仅仅是图财害命,卖肉包子是顺带的,那么他们根本不会满山去抓人!
所以,到底是谁在给孙二娘的黑店撑腰啊?
就是周边百姓啊!
正所谓,没有买卖,就没有伤害!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下一篇:没有了